
公摊面积害人不浅,政协委员将提议取消
公摊面积害人不浅,政协委员将提议取消,公摊面积背后的利益空间巨大,容易滋生诸多弊病,取消公摊面积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大量矛盾和纠纷,公摊面积害人不浅,政协委员将提议取消。
公摊面积害人不浅,政协委员将提议取消1全国政协委员洪洋: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
洪洋委员建议,国家取消公摊面积,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,让老百姓明白付费,放心购房,同时也化解业主与开发商诸多矛盾纠纷,促进社会和谐。
因为早在三四年前,关于“取消公摊面积、按套内面积计价”的话题便引起过人们的强烈共鸣,这么多年过去了,只闻雷声不见雨下,那么到底难在哪里呢?
《半月谈内部版》在今年的第2期发表了一篇《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》的文章,建议取消公摊面积,随后立即得到新华社的转发。文章认为,取消公摊面积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大量矛盾和纠纷,应该探索用套内面积替代建筑面积的计价方式。
文章中还说,如果购房合同上不注明得房率、套内面积等详尽的数据,老百姓购买期房很大程度上就像开盲盒,撞运气。
而公摊面积背后的利益空间巨大,容易滋生诸多弊病——比如公摊被挪作商用之后,本应属于业主的收益却不知去向;同时,公摊面积对应的装修费、物业费等费用,有可能被重复征收。因此,文中认为,为了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,必须提高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,将取消公摊面积纳入规划之中。
……此处隐藏1855个字……培君委员说,我国是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40%,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,新建建筑中有80%以上是高能耗建筑,存量建筑中有95%以上是高能耗建筑。
“目前,造成建筑能耗居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法规不完善。”杨培君委员说,近年来,国家和地方频繁推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,但缺乏操作性强的细则。
关于建筑垃圾管理法规,主要着眼于对建筑垃圾产生的管理、处罚及制造者的责任,但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都以引导为主,缺乏指导意见,相应法律规定也不完善;
对建筑垃圾的回收、消纳和资源化管理,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未对建筑固废垃圾的生产者规定强制回收的义务;
我国现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》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和《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,极少涉及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等问题;
各地政府对建筑垃圾的监管处于多头管理现状。
另外,绿色建筑政策执行缺乏强制性。“近年来,我一直关注商品房装修问题。由于商品房建设无法实现‘私人定制’一体化设计,住户在对墙体、设备、建筑构造、防水甚至结构等大拆大改时,造成大量建筑装修材料浪费并产生建筑垃圾及空气污染、噪音污染,严重破坏居住环境。”
杨培君委员说,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他打算提交“关于深入推进建筑领域低碳节能的提案”,建议完善建筑领域低碳节能法治系统与激励机制。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法律法规体系,延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;统筹建筑垃圾产生、消纳和资源化利用,倒逼健全相关管理制度,推进源头减量,加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。